乘用車為承載式車型,橫梁、縱梁都起著支撐和抗沖擊的作用,腐蝕直接影響到車的結構強度,與使用安全有直接的關系。汽車內腔進行噴涂防銹蠟,汽車車身防腐年限高達12年以上,對于整車的防腐性能和使用壽命是非常重要的。汽車內腔用蠟主要有兩種類型:溶劑型防銹蠟和固體蠟。空腔噴蠟分為室溫注蠟、加溫注蠟和灌蠟三種方式。出口車用蠟分為合頁蠟、發動機防護蠟、底盤防銹蠟和面漆保護蠟。

胡林林在演講
在演講中,胡林林分別介紹了內腔加溫注蠟、內腔灌蠟的工藝流程和工藝說明及相關的設備裝備。
表1 內腔加溫注蠟防銹工藝流程

表2 內腔灌蠟防銹工藝流程

表3 出口商用車噴蠟防護工藝流程

注:以上各表源自胡林林女士演講PPT.

表2 內腔灌蠟防銹工藝流程

表3 出口商用車噴蠟防護工藝流程

注:以上各表源自胡林林女士演講PPT.
根據胡林林的介紹,汽車內腔銹蝕主要分為兩類:車身內腔銹蝕和車體鈑金焊接邊銹蝕。車身內腔銹蝕的原因是:由于汽車的結構設計,造成空腔內空氣不流通,長期處于潮濕狀態,排氣孔積存泥土,造成銹蝕。銹蝕主要發生在門檻內腔、車門內腔、底板與加強板形成的封閉或半封閉區域。車體鈑金焊接邊銹蝕的原因是:由于鈑金的間隙過小,導致內腔電泳涂層較薄或無電泳漆,在潮濕的環境中銹蝕。車體鈑金焊接邊銹蝕主要發生在內腔鈑金與鈑金之間的點焊處,螺栓連接處以及包邊部位。
胡林林建議,成立空腔噴蠟研發中心,進行車型開發和質量升級與材料、工藝、設備一體化研究;完善內腔的防銹工藝,先出口車,后國內車,逐步實現注蠟的自動化;進行車身內腔拆解和解剖分析數據共享;完善底盤補漆、噴蠟防銹工藝;推廣外包項目,提高整車防護質量,降低生產綜合成本;完善標準體系;整合資源,建立出口車防銹基地。
“2014第二屆中國汽車防腐蝕與老化技術論壇(VCP)”于4月22-23日在北京亮馬河飯店會議中心召開,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攜手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、中國表面工程協會舉辦,旨在提高中國汽車產品防腐蝕及老化設計、推廣防腐蝕與老化最新材料和技術的應用和提高工藝水平。